今日立春┃冬藏转春生,养肝升阳,为整年的健康打好基础

来源:原创 发布时间:2023-02-06 浏览量:1357
  传承/传播/开放/包容/绿色/健康
  做有情怀的医馆/有温度的产品
  渔父/2023/助力健康
  癸卯兔年第一个节气——立春,于正月十四(2月4日)巳时(10:42:21)到来。
  癸卯兔年也是闰年,有两个农历二月,为双立春,就是说在农历年份中有两个立春节气,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节气。因此,今年是双春年。
  立春时节,冬藏逐渐结束,阳和起蛰,万物皆春。“一年之计在于春”,也正是拉开春调序幕。
  中医提倡的调养,就是说人体顺应四时变化,藉由饮食、生活作息,情志等来调养体内的阴阳平衡,调肝顺气,升发阳气。
  阴阳平衡来自中医的养生理论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这里说的“养阳”并非一味“补阳”,而是在春天大地复甦,欣欣向荣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的季节,顺应时节,掌握春令之气升发的特点,保健体内的阳气,使之不断健旺起来。
  一、疾病预防方面
  人体发病机制与节气紧密相关,中医认为,人若不适应四时节气变化,很容易受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淫,继而容易发作一系列疾病。春天对应到的脏腑是肝,与中医脏象“肝”有关的病容易在春季发作,例如头痛、眩晕、肝阳上亢等都是向上太多的病。
  春季对应到的六淫是“风邪”是“百病之长”,容易得到与风相关的疾病,如肢体疼痛、中风、肩颈疼痛、口眼歪斜等,春天早晚气温变化大,乍暖乍凉,容易出现荨麻疹、湿疹、感冒、肺炎等,要注意避风与保暖。
  民间有说法,“两春夹一冬,十个牛栏九个空”,说的就是双立春年份的冬春比往年会冷,因此,初春时期一定要谨防身体受寒湿之气侵袭。
  二、身体保养方面
  1、起居调养:春天为了顺应气候昼长的逐渐形成,应晚睡早起,以顺应自然界的升发之气。现代生活的晚睡建议保证23点(子时)之前开启睡眠模式,早晨7点前起床。
  中国古代文化也有“居家以不晏起为本”。告诉大家,修身齐家早起是最基本一条。
  2、精神调养:中医认为肝属木,喜条达,不宜升发太过。春季养生主要是护肝养肝,所以应少发脾气,少生闷气,勿大喜大悲,以免肝气郁结。调节心情,保持心情舒畅,才有利于春季阳气生长。
  中医有情志致病的理论,焦虑、抑郁、癫狂等都是情志病的变现,讲的就是情绪、精神可以引发身体不适而生病,尤其在春天调护更看重疏肝理气,解郁宽心。
  3、运动调养:中医认为,肝主筋,坚持锻炼则能舒筋活络,有益肝脏健康,尤其清晨又是阳气升始,有助于阳气的升发,清晨宜多去室外活动,白天多户外活动,多看绿色远景,也有利于眼睛的养护。
  再此也着重强调一点:新冠“阳康”以后的群体,因元气受损,身体各方面还处于恢复当中,不宜过激过量运动,应循序渐进。
  4、睡眠调养:民间有“春困秋乏”的说法,立春以后身体为了要适应气候变化产生的生理性疲倦,适量轻松的运动反而会使身体能快速地适应环境变化,更快的消除困乏疲劳。
  《黄帝内经》说春天应“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披发缓行,以使志生”,正是强调了在春天应该晚睡早起,保障高质量睡眠,不赖床,起床后可做一些简单轻松的运动。
  三、饮食调养方面
 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,顺时而食。
  春天最适合养肝、顾脾胃,因此饮食宜清淡、少吃油腻、生冷、辛辣等食物,中医认为酸能入肝,但酸性食物多吃易伤人体正气,使肝火旺,及损伤脾胃,故少食酸性,多食甘味,如山药、大枣,枸杞有助养肝、护阳、顾脾胃。
  日常饮食中可多吃生姜、葱,蒜,韭菜,胡椒、花椒等可帮助驱寒散湿,助春阳升发,并且其中的有效成分也能杀菌防病,预防感冒。
  同时,还可适当饮用一些玫瑰花、菊花、绿茶、茉莉花等适量花茶,养肝护肝、清肝明目茶方,凉而不寒,清润散风,通利头目。
  四、在穿着方面
  春季穿着上很有讲究,《千金要方》主张春天穿衣宜“下厚上薄”,民间也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。这样穿衣原则有养阳又收阴之意,春季天气变化大,很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,而且人的体表腠理开始变得疏松,对于风邪的抵抗能力减弱,所以,春天不宜快速换成夏装,勿过早脱掉棉衣,以免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引起伤风感冒。“洋葱式”穿法是最适合的方式。
  五、激活人体“生阳点”,春季保养穴位
  1、百会生“头阳”。
  人的头阳亏虚时,多出现头疼,眩晕,精神不振,多梦易醒的症状,按摩百会穴(头顶正中心,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处)能生阳气,醒头目。休息时端坐顺时针方向揉百会穴,每次10分钟,一日1-2次,配合脐灸,生阳效果更加。
  2、中府穴生“肺阳”。
  肺气不足表现为呼吸不畅,胸闷气短,体虚易受凉,这也是“阳康”后最典型的症状。此时按揉中府穴(胸前臂的外上方),可有效提振和补充肺中阳气。用其中一侧食指交叉按揉另一侧中府穴,宜有微热和酸胀感,每次5分钟,之后交换按揉另一侧,每天1-2次。
  3、中脘穴生“胃阳”。
  胃阳不足表现为胃脘冷痛,不易消化食物,口淡不渴,胃口不好等症状。四肢并拢按揉中脘穴(肚脐和胸骨连线下端的中点),指腹顺时针,每次5-6分钟,每日1-2次,建议饭后1小时,同时配合艾灸可补充胃中阳气,改善消化功能,健脾养胃。
  4、足三里生“脾阳”。
  脾阳不足表现为面色萎黄,头晕,腹泻,四肢不温,容易疲倦等症状,可按揉和艾灸足三里穴(小腿外侧,外膝盖眼瞎3寸,四横指距离),每次不少于10分钟,每日1次,可温补脾阳,增强体力,提升正气,延年益寿。足三里穴位为中医治疗和保健重点穴位。
  5、涌泉穴生“肾阳”。
  肾阳亏虚表现为膝盖酸软,畏寒肢冷,眼睛浮肿,尿急尿频,夜起频多等症状。按揉和艾灸涌泉穴(足前部凹陷处,第二第三趾缝与足跟连线前1/3处),可补肾温阳,激发肾经气血。每次3-5分钟。每晚睡前也可热水或足浴药包泡脚,通过涌泉穴驱寒除湿,缓解疲劳,有助睡眠。
  我们只有依靠二十四节气与大自然,达成人体內循环与气候大循环的协调,运行在同一规律之中,互为一体,顺应节气养生之道,才能做到阴阳平衡,百病不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