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父观点|五脏不安,哪来志气?

来源:原创   人气:16   时间:2025-08-01

  ——写在浮躁年代的一封中医之问:
  身处低谷不自弃,我命由我不由天。
  无人扶我青云志,我自踏雪至山巅。
  若是命中无此运,亦可孤身登昆仑。
  红尘赠我三尺剑,酒换瘦马一世街。
  世人朝路乃绝涧,独见众生止步前。
  海到尽头天作岸,山登绝顶我为峰。
  如若东山能再起,大鹏展翅九万里。
  一入红尘梦易真,一朝悟透心境名。
  一朝悟道见真我,昔日枷锁皆云烟。
  天门将至百运开,拂尘轻笑问仙来。
  何须扶我青云志,我自凌云至山巅。
  ——徐霞客
  读到这首气吞山河的诗,我们仿佛看见一个人独立天地间,披风踏雪、孤胆入昆仑。他胸中自有山河浩气,纵命运不济,也不改凌云之志。这并非空谈妄语,而是千百年前古人真切活出的生命姿态。
  那是一个“寄情山水、与天地为伍”的时代。徐霞客、王阳明、辛弃疾……一个个都曾独行荒岭、心有所执,纵天地再大,心比天高。
  反观今天,多少年轻人身体未老,精神先衰——
  他们疲于奔命,却无力生长;
  想走出迷茫,却连出发的勇气都没有;
  不是没有梦想,而是“没有精力去梦想”。
  01
  从身体谈起:
  五脏不调,志气何来?
  中医讲:五脏藏神,人的意志、情绪、胆识、判断、精气神,皆与五脏紧密相关。
  脏腑主神影响精神功能;
  心神主神明、意识、思维、情绪波动;
  肝魂主谋略、决断、进取心与疏泄情绪;
  脾意主思维集中力与意志力;
  肺魄主本能反应、直觉、勇气;
  肾志主先天之本,主记忆与恒心意志。
  肝气郁结,则郁怒易躁;脾虚则神疲乏力;肾精不足,则志弱不坚,遇事即退。
  你以为是“我太废了”,其实是你身体的“魂魄意志”都已力不从心。
  02
  精神疲软的背后
  是身心的整体透支
 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:
  •20多岁开始失眠、健忘、焦虑、长期提不起劲;
  •动不动“社恐”“emo”,对人对己都没有力气;
  •喜欢喝咖啡、喝酒、玩到凌晨,却不知道自己其实在透支“肾气”。
  电子荧光替代了阳光,冷饮外卖替代了五谷杂粮。
  白天刷手机,晚上“数羊”,哪还有五脏六腑运行的节律?
  中医认为: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。”
  而现在,连正气都不够用了,何谈志气、魄力、远方?

  03
  渔父观点
  补气养志,才能再起云巅
  我们不是要年轻人“苦哈哈”“鸡血人生”,
  而是想告诉你:你不是真的颓废,你是身体太虚了,志气被压住了。
  一味靠自律和理性拉扯自己,只会越来越累。
  真正的改变,是“回到身体里”,让五脏六腑有气、有养、有根基。
  •肝——要疏,别憋着,运动、出汗、艾灸助你通达;
  •脾——要养,饭要热的吃,远离寒凉与速食;
  •肾——要固,少熬夜、多补阳,少耗精,多蓄力;
  •心神要静——别让碎片化信息淹没了你的主心骨;
  •肺气要开——呼吸深了,人也就不焦了。

  我们三伏做“冬病夏治”、调气养阳,
  我们用艾条、贴敷、疏经,调的不是表象,是你的志、你的魂、你的魄。
  你若问,古人那股“敢问苍天”的气从哪来?
  就在你身体里的每一寸血气之间。

  04
  尾声
  你不是没志气
  你是该好好补一补了
  愿你走出电子迷宫、城市疲惫,
  在渔父小院里歇歇脚、贴个“好运符”,
  喝口酸梅汤,疏疏肝火,醒醒脾气,扶一扶你沉睡许久的胆气与志气。
  若你身心能重新运转,那山巅与云海,从来不只是梦境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