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父节气 日常养生 中医文化 中医针灸 中医推拿 中医中药 中医艾灸

渔父节气|立夏:阳极之至,万物皆动——春尽夏来,是盛极之前的觉醒

来源:原创   人气:21   时间:2025-05-07

  “绿阴生昼静,孤花表春余。”
  ——杜甫《立夏》
  春将尽,夏欲来。万物至此皆长大也。
  立夏,斗指东南,阳气勃发,草木欣荣,生机浩荡。
  天地浮火初起,人体阳气亦随之渐升,心神易扰,情绪起伏,正是在动势之中守心调火的关键时机。
  壹
  节令启示:盛极之前,养心藏火
  “夏气通于心”,心属火,主神明,主血脉。
  立夏之后,人体阳气浮于外,情绪烦躁、失眠多梦、心火上扰等问题尤为常见。
  中医讲:“春养肝,夏养心。”
  立夏时节,养心之道不在助火,而在引火归根,藏火养神。
  真正的养生,不是一味地补,而是顺势而为,调其节律,护其根本。
  贰
  渔父观点:藏火而不燥,潜阳而不浮
  在道家玄门体系中,立夏之后,天地由“火气主事”,立夏至,是“火气淬体”之时。人体亦随之浮动——阳气在表,心神不宁,情绪起伏,虚火暗生。
  “春养肝,夏养心”,但立夏之“养心”,并非生心火,而是引心火归根,稳其神气。
  ——不是往上助,而是引火归原。
  ——不是祛火,而是“藏火”:让浮火化为内在能量,温养命门、益精养神。
  养阳不等于助火,顺阳不等于火上加火。
  阳在表、火将盛,若不加调理,易生虚火、耗精伤神。
  此时调养之本,在于——引火归命门、潜阳入内藏、稳神养心神。
  所谓“潜火归根,督脉通关”,
  正是借自然之阳光、艾火之温力,调养命门,润泽督脉,使阳火不外浮,而入里为用。
  立夏智慧,是火中藏静、动中养心、盛中知止。
  叁
  中医节气调养法
  1.晒背|命门充电,阳气升腾
  立夏晒背,可借助自然之火温养人体命门。
  膀胱经为“阳中之阳”,督脉为“阳气之海”,晒背即为“阳火充电”。
  最佳时间:上午9:00-11:00,阳光温和;每次15-30分钟
  以皮肤微热为度,晒后避免立即洗澡,适合搭配姜汤或茶饮
  2.艾灸|温补命门,化阳入藏
  可选命门、肾俞、腰眼等益肾穴位,每次20-30分钟,以皮肤微红温热为佳。
  ●灸后避免洗冷水澡,注意保暖;
  ●长期坚持,可助夏日祛寒湿、固本培元、焕活精神。
  3.饮食养心|清补调神,温阳宁神
  立夏易烦躁,饮食宜甘淡、清润、健脾养心。
  推荐食材:莲子、百合、龙眼、茯苓、麦冬、山药、玫瑰、淡豆豉等。
  可搭配渔父药房定制“立夏养心饮”,帮助安心定志,温养阳气。
  肆
  节气卦象:火地晋卦|进中有守,盛中见明
  立夏对应《易经》卦象——火地晋卦。卦象:离下坤上。
  《象》曰:“明出地上,晋。君子以自昭明德。”
  此卦象征火升地上,阳气蒸腾,生命欣欣向荣,正是“进取之时”。
  但晋卦之要义在于:
  在外界进发之势中,依然守住内在的秩序与清明。
  正与立夏之道暗合:
  阳气盛升之时,反需藏精养神;世事纷扰之际,更要守心明德。
  伍
  渔父小结:守心之道,才是夏日之本
  春之生发已极,夏之盛火将至。
  此时若懂得藏阳、养心、避躁,便可在万物奔腾中,守得一方心安。
  渔父节气调养倡导的,不止是身体的调理,更是心气的安顿。
  愿你在立夏节气——
  阳而不燥,动而不乱,盛中知止,静中养心。
  顺天地之气,养自身之命,
  如光而不炽,如火而不烈,如阳而可亲。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