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
>
中医的优势
>
中医外治
女性健康与中医
中老年慢病与中医
肿瘤与中医
抑郁症、失眠与中医
亚健康与中医
小儿健康与中医
中医外治
渔父青年中医:蒋昀燃|因为热爱,所以不计得失;因为敬畏,所以步步为诚
来源:原创
发布时间:2025-11-17
浏览量:29
【前言】:
他的网名叫“小太阳”。
同事说,这个名字和他本人很像——
温暖、明亮,不炽烈,却能让人安心。
他出身优越,本可不必吃这份苦。
中医外治,又苦又细,
手要承受力,肩要经得起酸,
一天下来,汗湿了衣,也仍要稳住每一次推按。
肩酸背痛是常态。
手在为人疗伤,也在打磨自己的心。
但他偏偏选择了这条路。
因为热爱,所以走心;
因为走心,所以能极致。
01
“我想成为一棵慢慢扎根的树。”
“我希望自己是一棵慢慢扎根的树,
吸收阳光与雨露,
将来能为人遮风挡雨。”
这是蒋昀燃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23岁的他,说话轻,却笃定。
顾客都觉得他比同龄人沉稳,
他说那大概是因为——
“我对这份职业有敬畏。”
敬畏什么?
敬畏生命。
敬畏那一刻——别人把身体交到他手里。
“我得多想一想,多问一问。
这份慎重,是我对生命的尊重。”
02
那一刻,我明白了
信任比技术更珍贵
刚独立接诊时,
他总会对着银针默默深呼吸几次。
第一位顾客是一位年长阿姨,
他替她推拿、放松肩颈,结束时仍有些忐忑。
第二次见面,那位阿姨笑着说:
“蒋医生,你的手法不错,上次做完轻松多了。”
那一刻,他悬着的心落了地。
他明白,医者之路,不在于被赞‘手法好’,
而在于被信任。
“那时我意识到,我不再是一个学生,
而是一个可以被托付生命的医生。”
03
病的背后
其实藏着故事
在渔父的诊室里,
蒋昀燃越来越能看到“病”之外的世界。
国庆期间,他接诊一位高二女生。
主诉:失眠。
每天凌晨一点才能入睡。
他细查舌脉,针推结合,
却发现她肩颈僵硬异常。
于是轻声问:“最近压力大吗?”
女孩低着头,小声说:
“学习太多了,睡不着,就一直想……”
他没有急着劝,只是一边松解肌群,
一边告诉她:“身体紧是因为心紧。
放松一点,气就顺了,睡眠也会好。”
他还教她几个课间可自按的穴位,
第二天,她发来消息:
“蒋医生,我昨晚睡得很好,谢谢。”
他知道,
真正的治疗,不只是解除症状,
更是理解一个人,陪他走出痛。
04
大医精诚
不是口号,是日常
蒋昀燃毕业于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,
曾在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。
他学的每一个手法、每一套针灸技艺,
都不只是技术的熟练,
更是一种“心手合一”的修炼。
他擅长针灸、推拿、艾灸、拔罐、刮痧等外治疗法,
常用于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肌劳损、脚踝扭伤等痛症,
也调理失眠、焦虑、疲劳、脾胃不和等亚健康。
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:
“我怕手不够稳,不配别人信任。”
有人笑他太谨慎,
他却笑着摇头——
“我觉得,这是医者该有的态度。”
大医精诚,不是挂在墙上的训条,
而是每天在诊室里,一针一推的专注。
05
热爱,让人走得更远
在渔父的日子里,
蒋昀燃学会了“慢”——
慢慢诊、慢慢悟、慢慢生根。
“这里的氛围,让我可以沉下心,
按自己的节奏去成长。”
同事们像并肩生长的林木,
彼此独立,又互相支撑。
“我在这片土壤里,
逐渐褪去青涩,让枝叶舒展开来。”
有人问他:
“你家条件那么好,为什么选这条又苦又累的路?”
他笑着说:
“可能就是热爱吧。
热爱让人走心,走心,才能做到极致。”
同事说
“他总是那个最后离开治疗室的人,
每次都要把器械、床单一一擦拭整齐。
从来没见他抱怨过累,
反而常常笑着说——‘这是我该做的’。”
“他很少抬高声音,
但每次患者走进来,气氛就会变得柔和。
那种稳,让人很安心。”
患者说
“一开始我以为他年纪小,手法可能不够好,
结果第一次做完,我整个人都轻松了。”
“他跟我聊天的时候特别真诚,
不急着开方,也不催我躺好,
就像在听你讲心事。”
“那种医生,你会想再来。
不只是为了治病,
而是因为他让你觉得,
被理解、被尊重、被照顾。”
06
渔父寄语
真正的医者,不是因为必须,而是因为热爱。
蒋昀燃,不求名,不逐利,
以诚为手,以心为药,
在一针一推之间,
让“医者仁心”重归本意。
07
尾声
他是那个诊室里,
永远带着笑意的小太阳——
不炽烈,却能融化紧绷的疲惫;
不喧哗,却能让人安下心来。
在他的世界里,
医不是职业,而是一种修行;
治病,也是一种爱人的方式……
分享到:
上一篇:渔父青年中医|医者同心,气象自成
下一篇:渔父青年医生·李榉桁|治疗,从理解一个人..